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余闖)“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就業工作任務艱巨。”全國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學院執行校長李孝軒表示,高校作為育人主體,承擔了大量基本公共就業服務職責。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對高校支持力度,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長期以來,教育部、省級教育部門和各高校承擔了包括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開拓就業市場、聯絡用人單位、聯絡實習實訓機構、幫扶困難就業群體等主要責任。特別是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各級各類高校,承擔了大量就業公共服務的職責,每年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付出大量人力和資金成本。近年來,一些地方的人社部門也開始在省級就業補助資金中專門安排資金支持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很好成效。
但在李孝軒看來,“相對于高校實際支出來講,支持力度還不足夠”。在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在“大就業”所占比重和影響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有必要對既有的公共就業服務和資源配置作出調整,支持高校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加大人社部門‘大就業資金’對高校支持力度。”李孝軒建議,各級人社部門進一步優化各類公共就業補助資金、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結構,加大對高校支持和傾斜力度,對高校在組織招聘會、開拓就業市場、聯絡用人單位和實習實訓機構、幫扶困難就業群體等就業指導工作方面給予專項補貼或獎勵,更好發揮公共就業資金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李孝軒認為,要加強部門協同,暢通就業渠道,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建議人社部門適當提前介入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及時向高校開放全國就業資源庫,對接各高校校園網和各類新媒體,加強與高校間的聯動,實現優質企業及崗位資源多渠道、提前共享;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穩定事業單位招聘,推動國有企業擴大招聘,激勵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就業,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做好“三支一扶”招募等。
“要扶持引導創業創新,大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李孝軒建議,要加強創業公共服務,推進小額擔保貸款、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提額降息政策,將創業培訓范圍向校園延伸,提供咨詢輔導、跟蹤扶持、成果轉化等一站式服務。圍繞資金扶持、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創業培訓、典型宣傳等措施,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指導與引導。此外,落實靈活就業,完善機制體制,各地教育部門和人社部門共同做好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政策的培訓、宣傳和落實工作。
作者:余闖